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最近2位媒体人的离世引起大家对抑郁症的关注。新闻人勇走在第一线、时刻要关心世事危机纷繁而这下正好可以抽空关注下个体内部,这确实是个被忽视的暗角,媒体人更有能力把这个暗角推到明处,尽管这并不是他们的分内事。

 

我曾经是半个心理学专业,后来放弃了,不是专家,一直关注财新,仿佛有种大家庭的感觉,看到有成员讲述心路历程,感动之余,竟也想上来插几句,希望引更多人来做科普。

 

种种原因,导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比例很低,报道是10%左右接受正规药物治疗。患者最后自杀的比例在10%-15%

 

中国的传统,把人看成心性与身体的二分,遗漏了精神心理。身体器官会有病变、气虚热衷于调理、心性可以有深浅,却没有为精神心理疾患留下位置,这种积习惯性一直延续着,今天为止,很多人还认为精神疾患不需要治疗此类疾患是种不名誉的怪异

 

 处在一片破败处的北京大学心理咨询室,四周人来人往,矮趴趴的独体楼外挂着一个牌子,这样写着:

期待一个更成熟的自己,请进!”

 让人误以为那是售心灵鸡汤的工作室。一个二十好几的研究生,从这小屋出来,看到这牌子提示出的“不成熟”有何感想,别人看到又会怎么想?有谁见过医院会挂这样的牌子,“为了更成熟的自己,发烧了请到发烧门诊。”

在一个致力于科学的地方,认识还停留在这个水平,其他地方也很难乐观了。在高校,就我的一点见闻,处理心理疾患的人员,很多还是团委辅导员。学生自杀了,学校顾虑声誉、怕有影响、通常封锁消息、引不起任何警戒:我以前读书时所在的系学生自杀,消息悄悄传着,然后在听下一个这样的消息......

 

能透露精神疾患,需要勇气,能把自己与这敌人抗争的细节点滴拿出来分享给需要的人,更是难能可贵。更多人愿意分享个人的心路历程,在为抑郁症这样的疾患去污名的路上又迈进了一步。

 

抑郁症的研究,至今谈不上有自然科学那样严格的范式,诊疗很多都出处在经验探索阶段。但无论是生理机制、心理归因、性格分析上的研究,没有一种研究结论会使这种疾患背上不名誉。

 

1、抑郁症产生的生理机制解释:

在心理与生理学上,无确定结论。但有一些解释与假说:炎症反应导致了抑郁症;中枢某一神经系统紊乱;神经内分泌异常;神经元受损......总之,没有一种是羞于启齿的怪癖、性格不好之类的问题造成的。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与感冒看起来,“唯物主义”地看,没啥差别。

 

2、抑郁症的心理归因:

在心理学上,有种认知、归因偏差的解释,简单说来,就是出了问题,都是自己的过错,自责,有了功劳都是别人外界所赐,自贬。但似乎品质糟糕的人才偏这样“问题都是别人的、功劳都是自己的”。

 

3、抑郁症病发前的性格:

有一种研究说,认真、很有责任感、以他人为中心。这些显然不算是糟糕的性格。

 

从这几种科学解释,抑郁症的产生与道德、心性品质、性格的毛病没有任何关系。抑郁症患者及其亲属朋友,丢掉积习偏见、对此有个彻底的认知与情感态度上的转变。

 

自然,人类对疾病,也确实有某种忌讳无论通常的内科外科,还是精神科的疾病,不是好事,有时候还刻意去隐瞒。但人们对内外科这类疾病的忌讳敏感要远低于精神科,而恰不幸的是,精神疾患却最不能变成个人隐私,它的发现、治疗康复对家人、朋友、同事同学支持的实质依赖要远高于其他门类的疾病。有些研究,悲观地指出,在治疗前、药物与心理治疗没有见到效果时,防止病人自杀的唯一途径几乎就是早发现、多看管着。

 

抑郁症这样的心理疾患是要命的,每个人除掉那些积习偏见、树立科学的态度,十分迫切——中国每年死于抑郁症自杀的人数有20万,而痛苦地在幽暗角落里挣扎的群体则更是庞大,且这个数字正在加速上升,世卫组织预测,到2020年,抑郁症将会是第二大致残致死疾患。改变,刻不容缓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熊易

熊易

13篇文章 9年前更新

读过书,撰过稿,开过店,泡过妞;目前专业于伦理与政治理论研究。

文章
  • 文章归档
2014年 13篇